提高警惕 防范風險
合規小課堂——風險提示
前言
近期,非法“代理退保”黑灰產活動頻繁,部分不法分子以“保險維權”等名義,誘導消費者惡意投訴或舉報保險機構進行退保并收取高額手續費,甚至篡改信息、偽造材料,不僅嚴重損害金融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威脅個人信息安全,擠占投訴維權渠道和資源,也擾亂金融市場秩序,影響社會穩定。
典型案例
張女士于2018年在某壽險公司購買了一份重疾保障保額20萬元的保險。2024年7月,張女士的一個“朋友”勸說其得重大疾病的概率很低,若委托“代理退保”可全額退回所交保費。
張女士聽信“朋友”教唆提供了保單、身份證復印件并支付了相應的“咨詢費”。隨后,該“朋友”通過捏造投訴理由、偽造投訴材料多次投訴向公司施壓。經公司核實無合理有效證據,拒絕了全額退保訴求,最終以現金價值正常退保。
退保3個月后,張女士確診乳腺癌需住院治療。面對后續高額的化療費用,張女士再次找到保險公司尋求理賠幫助,因該保單已退保無法享受重疾保障,張女士對自己“代理退保”行為懊悔不已。
常見套路
非法“代理退保”黑灰產主要有以下常見套路
一是虛假宣傳誘導:以“全額退保”“免費咨詢”“代理維權”等為幌子,通過網絡、短信、電話等渠道向消費者傳遞虛假信息,誘導其委托辦理退保。
二是高額收費牟利:收取退保金額20% - 50%甚至更多的高額手續費,甚至還誘導消費者購買其他金融產品形成“連環套”,謀取更多非法利益。
三是偽造證據投訴:通過偽造證據、惡意投訴,脅迫消費者編造虛假理由等手段,干擾保險公司正常經營秩序。
四是切斷溝通渠道:切斷消費者與保險公司直接溝通交流渠道,控制消費者的信息和決策。
存在風險
01失去正常保險保障風險
費者被慫恿退保后喪失了風險保障,再次投保時由于年齡、健康狀況等變化,將面臨重新計算等待期、保費上漲、被拒保等風險。
02資金受損或遭受詐騙風險
利用“信息阻斷”騙取高額費用牟利,誘導消費者購買所謂“高收益”產品,截留侵占退保金,甚至以極端手段騷擾、恐嚇、威脅消費者參與網絡借貸、詐騙、洗錢、非法集資等違法活動。
03個人信息泄露風險
存在泄露消費者身份證、戶口簿、收入證明、保單、銀行卡、聯系方式、家庭住址、工作單位等個人信息隱私風險。
04信用受損風險
存在消費者貸款逾期、保費斷交等違約風險,形成征信不良記錄,對消費者未來貸款、出行、就業、任職等產生不良影響。
05法律風險
“代理退保”黑灰產教唆、指使、誘導消費者編造理由、偽造證據、提供虛假信息進行投訴、舉報或誣告,使消費者面臨較大法律風險。
溫馨提示
01謹慎理性辦理退保
消費者應對“代理退保”提高警惕,尤其要慎重對待所謂“退舊投新”、“高收益”產品等宣傳,防止上當受騙。了解所購保險產品的保險責任、除外責任和退保損失等重要信息,根據自身風險保障需求,謹慎理性衡量是否有必要辦理退保。
02注意保護個人信息
妥善保管好個人銀行卡、身份證、保險合同等重要身份信息和敏感金融信息,如遇不法分子竊取和非法利用個人信息、利用投訴和退保實施詐騙以及有黑惡勢力進行威脅、恐嚇等,應第一時間向公安機關報案。
03通過正規渠道依法合理維權
消費者應樹立依法維權意識,不得提供虛假信息或捏造歪曲事實。退保可通過保險公司官網、客服熱線、網點柜面等渠道辦理;保險合同糾紛可向當地保險行業協會等組織申請調解,或依法通過仲裁、訴訟等途徑解決;如保險公司涉嫌違反保險監管法律法規,可通過信函、來訪等方式向當地金融監管部門反映。
提高警惕 防范風險
合規小課堂——風險提示
前言
近期,非法“代理退保”黑灰產活動頻繁,部分不法分子以“保險維權”等名義,誘導消費者惡意投訴或舉報保險機構進行退保并收取高額手續費,甚至篡改信息、偽造材料,不僅嚴重損害金融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威脅個人信息安全,擠占投訴維權渠道和資源,也擾亂金融市場秩序,影響社會穩定。
典型案例
張女士于2018年在某壽險公司購買了一份重疾保障保額20萬元的保險。2024年7月,張女士的一個“朋友”勸說其得重大疾病的概率很低,若委托“代理退保”可全額退回所交保費。
張女士聽信“朋友”教唆提供了保單、身份證復印件并支付了相應的“咨詢費”。隨后,該“朋友”通過捏造投訴理由、偽造投訴材料多次投訴向公司施壓。經公司核實無合理有效證據,拒絕了全額退保訴求,最終以現金價值正常退保。
退保3個月后,張女士確診乳腺癌需住院治療。面對后續高額的化療費用,張女士再次找到保險公司尋求理賠幫助,因該保單已退保無法享受重疾保障,張女士對自己“代理退保”行為懊悔不已。
常見套路
非法“代理退保”黑灰產主要有以下常見套路
一是虛假宣傳誘導:以“全額退保”“免費咨詢”“代理維權”等為幌子,通過網絡、短信、電話等渠道向消費者傳遞虛假信息,誘導其委托辦理退保。
二是高額收費牟利:收取退保金額20% - 50%甚至更多的高額手續費,甚至還誘導消費者購買其他金融產品形成“連環套”,謀取更多非法利益。
三是偽造證據投訴:通過偽造證據、惡意投訴,脅迫消費者編造虛假理由等手段,干擾保險公司正常經營秩序。
四是切斷溝通渠道:切斷消費者與保險公司直接溝通交流渠道,控制消費者的信息和決策。
存在風險
01失去正常保險保障風險
費者被慫恿退保后喪失了風險保障,再次投保時由于年齡、健康狀況等變化,將面臨重新計算等待期、保費上漲、被拒保等風險。
02資金受損或遭受詐騙風險
利用“信息阻斷”騙取高額費用牟利,誘導消費者購買所謂“高收益”產品,截留侵占退保金,甚至以極端手段騷擾、恐嚇、威脅消費者參與網絡借貸、詐騙、洗錢、非法集資等違法活動。
03個人信息泄露風險
存在泄露消費者身份證、戶口簿、收入證明、保單、銀行卡、聯系方式、家庭住址、工作單位等個人信息隱私風險。
04信用受損風險
存在消費者貸款逾期、保費斷交等違約風險,形成征信不良記錄,對消費者未來貸款、出行、就業、任職等產生不良影響。
05法律風險
“代理退保”黑灰產教唆、指使、誘導消費者編造理由、偽造證據、提供虛假信息進行投訴、舉報或誣告,使消費者面臨較大法律風險。
溫馨提示
01謹慎理性辦理退保
消費者應對“代理退保”提高警惕,尤其要慎重對待所謂“退舊投新”、“高收益”產品等宣傳,防止上當受騙。了解所購保險產品的保險責任、除外責任和退保損失等重要信息,根據自身風險保障需求,謹慎理性衡量是否有必要辦理退保。
02注意保護個人信息
妥善保管好個人銀行卡、身份證、保險合同等重要身份信息和敏感金融信息,如遇不法分子竊取和非法利用個人信息、利用投訴和退保實施詐騙以及有黑惡勢力進行威脅、恐嚇等,應第一時間向公安機關報案。
03通過正規渠道依法合理維權
消費者應樹立依法維權意識,不得提供虛假信息或捏造歪曲事實。退保可通過保險公司官網、客服熱線、網點柜面等渠道辦理;保險合同糾紛可向當地保險行業協會等組織申請調解,或依法通過仲裁、訴訟等途徑解決;如保險公司涉嫌違反保險監管法律法規,可通過信函、來訪等方式向當地金融監管部門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