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今年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繳費任務人數199.4萬,實際完成219萬。向符合條件的高齡老年人發放高齡津貼,向低收入老年人發放養老服務補貼,累計向符合待遇領取條件的86.2萬名老人發放養老金7.9億元。進一步完善縣級養老服務指導中心、街道(鄉鎮)養老服務指導中心、社區養老服務站建設,城市社區養老服務設施配建率達到100%。織牢織密醫療保障網。今年新增智慧健康建設民生工程,我市結合疫情防控要求,推廣使用“安康碼”,加快建設智聯網醫院。超額完成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參保任務,在基本醫保參保人員大病保險全覆蓋基礎上,穩步提高大病保險保障水平。
1、繳費標準
居民養老保險繳費標準:如果是有單位的,則由單位負責參保并代扣代繳個人部分,單位繳納單位部分;如果無單位,則由自己繳納。一般來說,個人8%,單位20%。
個人繳費的,居民可在500元、600元、8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2500元、3000元、4000元、5000元、12000元11個檔次中選擇高檔繳費以提高個人賬戶積累額。
法律依據:《社會保險法》第十條
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無雇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養老保險的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2、完善待遇健全體制
按照國家、省對65歲及以上參保城鄉老年居民予以適當傾斜的要求,采取分檔傾斜的方式對年滿65歲不滿70周歲、年滿70歲不滿75周歲、年滿75歲及以上的參保人員,每月在基礎養老金標準基礎上分別加發10元、15元、20元。由市人力社保局會同市財政局統籌考慮城鄉居民收入增長、物價變動和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等其他社會保障標準調整情況,結合國家和省基礎養老金調整情況,適時提出市區基礎養老金標準調整方案,報請市委、市政府確定。